经典成语 | 2023年03月29日14时04分21秒 | 阅读:73 | 评论:0
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亦作“辱国殄民”。
辱国殃民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《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,陷害了赵愚丞相,罢黜道学诸臣,轻开边衅,辱国殃民。”
中性成语
联合式成语
一般成语
古代成语
四字成语
rǔ guó yāng mín
RGYM
辱国殄民
民脂民膏:脂、膏:动植物体内的油质。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。
民怨沸腾: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。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。
民殷国富:殷:殷实,富足;阜:丰富。国家人民殷实富裕。
民惟邦本:惟:乃,是;邦:国家。人民是立国之本
民不聊生:聊:依靠。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。
辱国殃民 → 民有菜色 → 色胆如天 → 天生天化 → 化腐为奇 → 奇珍异宝 → 宝马香车
辱国殃民成语出处
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,陷害了赵愚丞相,罢黜道学诸臣,轻开边衅,辱国殃民。”
辱国殃民成语辨析
【近义词】:辱国殄民
辱国殃民成语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示例夷人放肆,无恶不作,皆由官无血性,恬不识羞,以致辱国殃民。 ★郭沫若主编《中国近代史》第一章